早行逢故人车中为赠诗
沈约〔南北朝〕
残朱犹暧暧,余粉尚霏霏。
昨宵何处宿,今晨拂露归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残留的胭脂还隐隐约约,脸上的粉黛仍星星点点。
昨晚你究竟在何处留宿?今晨竟沾着露水才归还。
注释
暧暧:迷蒙隐约貌。
霏霏:纷乱貌。
简析
此诗以白描勾勒旧友晨起形象:脸上残脂剩粉隐隐可见,暗示其昨夜宿于风月场所。“昨宵何处宿” 明知故问,“拂露归” 点出彻夜未归的荒唐。诗中以戏谑问句暗藏调侃,借残留妆痕的细节讽刺旧友风流放浪,不直言其事而以含蓄笔触揭露,于轻松语调中见嘲弄之意,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诙谐的讽世小景。
沈约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 369篇诗文 118条名句
蒸饭成粥
刘义庆〔南北朝〕
宾客诣陈太丘宿,太丘使元方、季方炊。客与太丘论议。二人进火,俱委而窃听。炊忘著箅,饭落釜中。太丘问:“炊何不馏?” 元方、季方长跪曰:“ 大人与客语,乃俱窃听,炊忘著箅,饭今成糜。”太丘曰:“ 尔颇有所识不?”对曰:“仿佛志之。” 二子长跪俱说,更相易夺,言无遗失。太丘曰:“如此但糜自可,何必饭也!”
南楼中望所迟客
谢灵运〔南北朝〕
杳杳日西颓,漫漫长路迫。
登楼为谁思?临江迟来客。
与我别所期,期在三五夕。
圆景早已满,佳人犹未适。
即事怨睽携,感物方凄戚。
孟夏非长夜,晦明如岁隔。
瑶华未堪折,兰苕已屡摘。
路阻莫赠问,云何慰离析?
搔首访行人,引领冀良觌。
渡青草湖
阴铿〔南北朝〕
洞庭春溜满,平湖锦帆张。
沅水桃花色,湘流杜若香。
穴去茅山近,江连巫峡长。
带天澄迥碧,映日动浮光。
行舟逗远树,度鸟息危樯。
滔滔不可测,一苇讵能航?